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安徽建筑大学以环境、能源类及相关专业为主的教学院系。1984年,在学校城市建设系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2年,设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1996年,进行系部调整,成立环境工程与电子系;1999年,设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0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系;2002年,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6年8月,在环境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环境工程学院,获得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9年3月4日,环境工程学院更名为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14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设置生态环境工程专业;2017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在岗教师106人,具有正高18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26人(其中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大师2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学院特聘、兼职教授5名,其中院士1名。

  学院围绕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委现设有11个基层党支部。近年来,学院党委分别被安徽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推荐上报省教育厅。

  学院现有4个教学系: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设有6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2008年市政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渐趋合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办学条件满足教学要求,设有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下设13个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500余万元;1个国家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个省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校内实验室除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外,还能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建立了近50个校外实习基地。2007年、2012年、2017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连续3次通过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认证。2009年、2014年、201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连续3次通过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2019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验室;1个研究所:地理信息与遥感研究所。学院是“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乡镇水务分会”、“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协会”和“安徽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依托单位。学院在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环境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形成了若干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我院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至 “十三五”攻关项目多项,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达18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密切结合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海绵城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先后承担了200余项横向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

  学生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特色鲜明。学院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环保协会、莘源文艺社等学生社团结合我院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近17届校运动会中,学院学生代表队15次获得成绩总冠军。学生代表队多次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GIS软件开发大赛等获得一、二等奖,特别在第7届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喜获一等奖并作为中国学生代表赴美国佛罗里达参加2016年在美举办的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年会。

查看更多
分 享 到: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推荐简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