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学校组织召开耕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等专家,副校长田见晖出席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富裕主持。
张福锁指出,种子、管理和土地是耕地产能提升的“三驾马车”,应当面向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耕地质量与农业绿色发展,瞄准农田退化土壤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普查与监测等领域,立足农大优势与特色,发挥多学科优势,精心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产能提升与绿色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推动耕地保护与利用自主创新,提高土地产出,建立问题导向的技术解决模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学院陈阜教授,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教授、孔祥斌教授,工学院李洪文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胡树文教授,生物学院院长郭岩教授等与会专家就耕地生态功能保持、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盐碱地治理、保护性耕作、土地政策与制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深入剖析了我校在耕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中具有的优势及未来布局建议。
田见晖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的研讨成果,他指出,我校在耕地保护与利用领域基础雄厚,上世纪70年代,由学校主持开展的“黄淮海盐碱地综合治理大会战”,将盐碱滩变成了吨良田;2009年起,学校在梨树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创建了“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优势,组建紧密型科技攻关团队,系统解决耕地保护与利用问题,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国家耕地保护与利用贡献农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