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圆满完成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评估验收

  绿色寓意着生命和希望,绿色学校创建为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9月14日上午,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刘晓明,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武怀海,北京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主任王成,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副处长鲜万标,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郑广天任组长的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评价验收专家组等一行对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上午9时,工作汇报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武怀海主持会议。学校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呼文亮对市教委领导及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创建绿色学校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学校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秉持以“绿”促教、以“绿”育德理念,将“绿色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并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学校将以此次绿色学校评估验收为契机,以绿色学校建设为抓手,不断巩固和提升绿色学校建设水平,进一步推进首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学校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孙力光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教育、运行管理、创新研究、获奖情况、创新举措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首医绿色学校的创建情况。他表示,学校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和运行,在完成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将“节水型高校”创建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让绿色生活生产方式伴随师生常驻校园。

  听取汇报后,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刘晓明对我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谈了三点感受:一是高度重视,组织有序。首医举全校之力创建绿色学校,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为高质量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培育理念,系统实践。学校大力培育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并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绿色办公等举措,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为行为自觉,系统推进绿色学校创建。三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学校依托医学专业优势,找到创建绿色校园最佳结合点,将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健康校园建设进行一体化推进,特色鲜明。随后,他进一步强调了绿色校园创建的意义,并对验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吃透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二要严格验收,坚持结果导向;三要加强示范,坚持整体推进。

  专家组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教育、运行管理、创新研究等方面,通过查阅台账资料、核实相关数据、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交流、开展实地检查等方式,对首医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专家组一行实地走访了第一教学楼的智慧教室,详细了解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在南校园科研北楼的实验室危废暂存间,专家组一行又详细询问了危废品的回收、存放和处置等情况。

  专家反馈会上,专家组组长郑广天对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一是领导重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及各学院、职能部门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投入绿色学校创建。二是准备充分,学校按照创建标准及时上报材料,材料齐全,佐证详实。三是特色突出,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教育使每位学生逐渐由要求变自觉,最后养成习惯。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首都高校探索出“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的新思路。四是在“三废”处理上发挥优势,从源头做起,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了垃圾排放。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专家组从加强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学校”目标纳入学校管理体系,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多校区联动、建设智慧后勤,强化部门间合作、构建高效、长效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兵代表学校感谢专家组的指导。他表示,学校将全面领会专家组意见,以绿色学校创建评估验收为新起点,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发展。学校将坚持已开展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借鉴兄弟院校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好做法,进一步形成首医体系化的工作机制。学校还将深入结合新校区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整体规划建设中,在绿色发展底色上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武怀海表示,绿色学校创建不仅仅是规范我们的行为,更重在教育引导下一代积极践行“绿色”理念。希望首医将此次评估作为“加油站”,进一步深入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扩大参与面,促使全校师生员工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注重实效,突出学校特色。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双碳”工作。首医作为医科院校也要围绕“双碳”战略实施体系进行学校层面的部署,争取在首都教育系统中走在前列,在医疗卫生体系、全国医科院校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相关人员参加评估验收。

上一篇:首都医科大学两门医学英语慕课上线印尼国家在线教育平台

下一篇: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专业接受教育部专业认证前期考察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