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2021)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非全日制研究生网讯:5月2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2021)”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段鹏主持开幕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聘任仪式。来自中央部委的领导、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智库的顶尖学者齐聚一堂,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廖祥忠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成立的背景与初衷。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国外交指导思想,也是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思想。研究院的两大任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和全球传播。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同时,疫情加速了我们研究的推进工作,通过疫情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总书记提出的这个理念的深刻性。廖祥忠书记表示,疫情之后,全球文明互鉴的步伐会大大加快,推进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和传播也将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我们是一个开放平台,一个集合平台,一个服务平台,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的建立,把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共同推进。最后,廖书记指出,不久前,学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调整为校直属单位,体现出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战略规划。

  段鹏副校长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2021)”的举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国内一流智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共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与传播的盛举,必将有效推动这一理念的跨学科研究,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科研高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黄依华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擘画、亲自指挥、亲自推动、亲自参与下,党的对外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目前,我们党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关系,可以说“朋友遍天下”。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各国政党的需要,本着平等交流、互学互鉴的精神,介绍我们党治党治国的经验和理念。一些外国政党朋友说,中国共产党不仅让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分享中国思想理念的红利,实现共同发展。这正是党的对外工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途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二级巡视员、理论中国网执行主编翟亚柳代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认为,全球抗疫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来更大传播空间和机遇的同时,疫情的发展也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全球治理、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诸多复杂情况,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污名化、孤立化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情况持续发生,给这一理念的国际传播带来严峻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作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叙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理论支撑。

  开幕式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会成员聘任仪式举行。廖祥忠书记为联盟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李怀亮院长向论坛汇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和海外研究中心建设情况。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有两个任务,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国际传播,基本的思路是通过国际合作来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影响,推动构建多元化的世界话语体系;基于这个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建设了七个海外研究中心,合作单位分别位于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马来西亚、韩国的首尔和仁川、德国和巴基斯坦,并以此为依托,联合英国国王学院发起成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

  随后举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视野与中国智慧”主题圆桌由李怀亮院长主持。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念性的、思想性的公共产品,尤其是在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方面,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可以从结合重大议题体现目标可及性、成立国际研究学术联盟或智库联盟、发挥媒体作用、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拓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就传染病对于大国兴衰的影响进行了创新阐释,提出传染病影响大国兴盛的逻辑是快速毁灭性、长期干扰性和推动变革性;认为我们对病毒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人类未来是命运共同体,大国兴衰防范的不是其他国家的兴盛,而是共同防御病毒的袭击。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指出,我们现在进入到错综复杂的新时代,需要新的战略和新的定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被世界所接受的,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来丰富这一理念,尤其是怎样建立一套国际上能听得懂的叙事方式,以及如何从周边做起,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指出,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知识和现代智慧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多元交流形成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共通共享的知识体系,将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命运共同体一定是双向建设的实践过程,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空概念之上。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研究员聚焦于中东地区如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问题,认为中东国家的治理或者中东整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干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要大力宣传在中东构建新秩序。

  主题专场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规范与传播路径”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从对世界的多元化和行动的多主体性分析出发,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注重硬技术和软治理的经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回顾了国际传播的历史,并以特朗普为什么使用推特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传播呈现下沉趋势的动因,认为特朗普打开了潘多拉之盒,把原先停留在精英阶层的对中国的反感下沉到普通民众,而我们应对的方式就是讲好中国人、中国梦的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区分了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和转文化传播的概念,认为在新时代应注重整合、语境化、有机和创新四个元素,它们组成了“ICON”模式;在对外传播的理念拓展上,应该从COL和KOL两个层面在意见市场和情感市场上做共同的突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重点探讨了中国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指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平台是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重要的平台之一,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大力培养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研究,积极派驻各领域专家参与国际组织的报告撰写。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含有深刻的忧思意识、问题意识、协作意识,而建构性新闻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意识和人类关怀意识有着高度的切合。

  主题专场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语境与舆论应对”由张艳秋副院长主持。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指出,世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利益一致、美国对全球涉华舆情的长期影响塑造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因此要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在大国博弈中掌握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传播中因多元主体参与文本叠加创作出现的网红话语及舆情现象,揭示了舆论生产及传播中的互文性问题,指出当下舆论的复杂性源于传播主体多样化,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对群体传播在设置舆论及互联网叙事上的多变性、情境化及过度阐释的潜在风险性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教授指出,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历史转型与国家身份形成互构性关系,“共同”“平等”“多元”等话语表现出中国倡导的“人类本位”核心价值理念,应成为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旨与要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教授就高校智库在国际舆论/话语竞争中的角色,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国际传播的基础是国内治理和国内共识,同时要高度重视实地调研。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传播学院教授陈强分析了新华社等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实践,指出首脑活动类新闻及视频新闻有助提高我国媒体社交账号整体国际传播力,提出应从用户思维导向、优化内容策略、坚守客观性、灵活运用传播语言等方面提升社交媒体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主题专场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沿议题与传播机遇”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文春英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教授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形态,既有观念的面向,也有物质的面向,我们需要克服后唯物论的倾向,在重视物质实力的同时重视软实力,重视政治认知和话语结构的重要性,同时,克服过去研究中国内政策和对外传播研究割裂开来的做法,强调国家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分析了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在文化疏离、虚拟共同体冲突和抗拒性认同等方面的实践困境,提出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与目的的重要性,这不仅在于获取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个人、政治、文化、区域、国家等多维主体的形成过程。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状提出对于“如何在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参与的情况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认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成效要从认知上和国际知名度上来考察,同时要避免“概念虚化,内涵过大”。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钮维敢提出,“新冷战”已经走向实践,并且已呈现出“寻找对象”“柔性遏制”以及“硬性遏制”三个阶段;而“新冷战”的三个特点是时空变迁、主体和实践的非对称性,以及数字冷战的出现。腾讯公司高级研究员李思明认为,COL即文化达人的传播优势之一是善于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观点;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网红成为了解中国的新信息源;网红传播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对外传播。

  随后,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舆论生态”和“中国国际传播的新思维与新路径”的分论坛平行举行,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姬德强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的青年学者和学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奥林匹克仪式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现状等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龙耘教授和传播研究院黄典林副教授分别担任两场分论坛的点评人,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化路径、问题意识的来源和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进行了精彩评议。

  作为论坛的闭幕环节,组委会在近百篇投稿中遴选出六篇优秀论文,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为获奖者颁奖,并作总结发言。

  本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立足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平衡蔓延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起的年度高端学术活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的第一届,汇集了国际关系、国际发展和国际传播领域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战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享和探讨,打造了一个跨学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平台,也提升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上的影响力。

上一篇: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经验分享会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两名拟赴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完成岗前培训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在线报名

错误提示
立即提交
提交成功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