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办于1959年。现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铸造、塑性加工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含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软件工程复合型五年制双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工程的高水平重点学科, 2017年入选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9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他们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5人,中国铁道学会詹天佑奖和茅以升奖各1人。
学院拥有完整的熔炼铸造、锻压、焊接、粉末冶金、薄膜、热处理等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分析等设备共计2000多台套,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其中包括JEOL 2100F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Zeis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帕纳科 X射线衍射仪、630连续挤压机、6kW光纤激光加工(焊接、熔覆、3d打印)平台、等离子复合焊机、真空感应和电弧熔炼炉等大型仪器设备。2003年评为辽宁省先进实验室,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建立辽宁省轨道交通材料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学院建有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焊接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等学校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等学校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科技创新平台。在连续挤压技术与装备、车辆焊接技术、热加工过程数值模拟、表面工程、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光电与光热材料与器件制备、零部件失效分析、摩擦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某些技术关键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学院教师先后获得1次国家发明奖、2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中国铁路总公司、中车集团等科技项目科研总经费近超亿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市级科技奖励5项。学院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
学院秉承“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的英才。现已有本科、硕士、博士共11000余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发扬“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材料热加工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管理者,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我院在行业内的巨大影响,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