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2高校“资源环境帮扶联盟”年会暨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在青海省化隆县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青海省乡村振兴局等以及13所联盟高校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泽教授作专题报告。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晁桂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联盟取得的成效,并就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使农业农村和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凝聚联盟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联盟“联”的职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研究具有本联盟特色的经验交流、项目实训、工作研讨等事宜,打造联盟品牌项目。三是持续提升联盟帮扶成效。充分发挥“高校+生态”的智慧模式,把工作做深,把成效做美。要在力求实效基础上,不断加强总结凝练,寻找更广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院士在致辞中提出建设资源环境领域“智囊团”、打造乡村生态帮扶“集团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领头雁”3点倡议。青海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董林、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成玉、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占奎分别进行致辞。13所联盟成员高校就定点帮扶工作作交流发言,4位专家代表作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主题报告。
沈海涛在交流发言中总结了1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学校在资源环境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推进云南省寻甸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口支援西部5所高校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他表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12所联盟高校精诚合作,共同探索组团式帮扶新模式,携手打造合作帮扶标杆典范,在生态帮扶领域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孙泽从新时代特征对碳中和人才的需求出发,指出绿色科技创新是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路径。我国建设“四柱五梁”碳中和技术架构,需抓住“数字▪绿色▪未来”的关键,构建“用未来的场景,引导现在的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教育改革,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他表示,华东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碳中和领域的学科建设,在国内率先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将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推动碳中和技术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生态资源保护互融共生。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发挥联盟高校在资源环境领域优势,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我校校长办公室(定点帮扶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