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由海南大学、欧美同学会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和海南省教育厅协办的海南大学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名国内外青年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论坛活动。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处秘书长王丕君,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处副秘书长田露露,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局长周廉芬,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华伟,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宇飞,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邢孔政,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王敏,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符宣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骆清铭出席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光亮主持。
本次论坛设置了“自贸港发展与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等七个分论坛,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实地考察等活动,为学者们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舞台,促进交流合作,增进国内外青年学者对海南大学的全面了解。
王丕君表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海南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最关键的是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海南大学是优秀青年学者回国创新创业创造的大舞台,他希望青年学者们早日加盟海南大学,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田露露表示,全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离不开一流创新型人才的智力支撑。国家留学基金委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初心使命,希望与海南大学一同努力,打造出符合人才发展需要、符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支持海南大学深化教育对外开放。
周廉芬围绕自贸港建设背景、区位优势、开放程度等方面介绍了海南发展情况。她表示,人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因素,省委省政府在引才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推出“南海系列”育才方案,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第一桶金”,为国内外人才来海南创业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张华伟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顺利开局,蓬勃展开。海南充分利用政策、制度和生态环境优势,正以“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为指导,全力推进全岛封关运作,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标国际先进自贸港,高质量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诚挚邀请有识之士来海南共享自由贸易港发展新机遇,实现新梦想。
李宇飞围绕税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政策落地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情况。
符宣国代表学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海南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贯彻海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勇扛“聚四方之才”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人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打造了既有海南特色又能体现自由贸易港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集聚高地。学校求贤若渴,非常期待更多优秀青年学者加盟海大,一起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贡献海大智慧和力量。
骆清铭作《扎根海南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海南大学的历史概况、办学思路、办学成绩、发展思路、人才需求等。他表示,海南大学尊重人才、厚待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学术氛围,确保人才能够在学校人才生态中获取幸福感、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欢迎全球青年才俊加盟海南大学,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家超教授、经济学院于洋副教授作为在校引进人才代表分享了来校工作的成长经历。
在论坛闭幕式上,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科廷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09名与会青年学者与海南大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近年来,海南大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造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聚焦人才培养、引进、待遇、评价、使用等关键环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学术生态。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人才“安居乐业”综合服务平台,发挥“特聘会”制度在人才引进中的决策引领作用,切实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充分利用自贸港人才进出自由便利优势,集聚更多国际人才,加快推动人才国际化,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和校领导王崇敏、傅国华、叶光亮、郑尉杰、聂清斌、邱锡光、曹宪忠、陈骏、韩淑梅,学术副校长杨天若,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和人才代表参加论坛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