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畜牧学学科是以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研究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吉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溯源到1904年北洋马医学堂,1956年正式创立,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9年率先在吉林省省属高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省内首家获畜牧学博士授权培养单位。2005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9年获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被评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学科以促进区域畜牧产业高水平发展需求为主线,聚焦畜禽品种繁育、饲养与管理等畜牧业发展中心环节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形成了"理论实践融合、教学科研互促、院企深度合作、国际交流活跃"和"三创"教育理念深入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在畜禽繁育、营养与饲料及特色动物生产等研究方向上形成区域特性鲜明的研究优势。尤其是牛羊种质资源保护与繁殖更新及功能基因挖掘为代表的畜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生猪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梅花鹿、狐貉及淡水鱼等长白山特有动物健康养殖等领域特色明显。同时在"新农科建设"、"乡村振兴"、"富民兴边"、"一带一路"战略等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成果显著。
二、培养目标
立足东北区域优势特色,聚焦国家畜牧业发展战略,以培养"一懂两爱"、服务于"强农兴牧"的较高层次的畜牧行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己任。培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水准、良好个人素质,具有本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试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能运用畜牧学原理和技术解决行业问题的实践与能力;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熟练运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胜任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学术管理的工作岗位需求和从事畜牧生产相关的管理、设计、研发和咨询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研究方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以提升家养农业动物高效生产的营养调控水平与饲料资源利用效率为立足点,围绕农牧交错区、粮食主产区、山区半山区等区域的养殖业发展方向和自然资源优势,揭示农业动物生命活动中所需营养与遗传及环境的互作关系,不同动物物种在特定环境下营养需求特点与调控机制,不同生命阶段营养供给模式、功能性营养素与饲料资源的合理配置策略;构建提升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调制、加工技术体系。已在不同种属动物利用大豆日粮个性化差异机理揭示与高效利用机制、东北寒区不同猪种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模式优化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责任制,鼓励实行以导师科研团队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文献阅读报告、科研进展汇报及学额为论文全程指导,对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组成交叉学科的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3、课程学习与实践、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要认真学好理论课,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考核要求参加学术活动和科研、教学实践活动。
六、课程体系
1、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 |
学位课学分 |
必修环节 |
学位课及格成绩 | 其他课及格成绩 |
27-29 |
21-23 |
13 |
6 | 70 | 60 |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研究方向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必修课 | s10193b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1 | \ |
s10193b2 | 外国语 | 80 | 2 | 1 | ||||
学科必修课 | s090500b01 |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 32 | 2 | 1 | |||
s090500b02 | 高级动物环境生理学 | 32 | 2 | 1 | ||||
s090500b03 | 动物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32 | 2 | 1 | ||||
s090500b04 | 现代动物育种学 | 24 | 1.5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选 | 1 | |||
s090500b05 | 动物繁殖生物学 | 24 | 1.5 | 1 | ||||
s090500b06 | 现代动物营养学 | 24 | 1.5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选 | 1 | |||
s090500b07 | 饲料科学进展 | 24 | 1.5 | 1 | ||||
s090500b08 |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学 | 24 | 1.5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方向选 | 1 | |||
s090500b09 | 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学 | 24 | 1.5 | 1 | ||||
s090500b10 | 现代水生生物营养学与饲料学 | 24 | 1.5 | 水生生物生产学方向选 | 1 | |||
s090500b11 | 水生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 24 | 1.5 | 1 | ||||
非学位课 | 公共选修课 | s10193x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 1 | 必选 |
s10193x3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2 | \ | |||
s10193x4 | 生物信息学 | 32 | 2 | 1 | ||||
s10193x6 | 雅思 | 32 | 2 | 2 | ||||
s10193x5 | 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1 | 必选 | |||
全英文课程 | s090500x01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前沿Frontiers in Animal Genetics,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Science | 16 | 1 | \ | 必选一门 | ||
s090500x02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前沿 Frontier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
16 | 1 | |||||
s090500x03 | 特种动物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SpecialAnimals | 16 | 1 | |||||
s090500x04 | 水生生物生产学前沿Frontiers in Aquatic Bioproduction | 16 | 1 | |||||
学科选修课 | s090500x05 | 动物组学(多组学及生物信息学) | 32 | 2 | 1 | \ | ||
s090500x06 | 细胞生物学 | 16 | 1 | 1 | ||||
s090500x07 | 分子遗传学 | 16 | 1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选 | 1 | |||
s090500x08 | 动物生殖生理学 | 16 | 1 | 1 | ||||
s090500x09 |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 | 16 | 1 | 1 | ||||
s090500x10 | 现代动物养殖专论 | 16 | 1 | 1 | ||||
s090500x11 | 数量遗传学 | 16 | 1 | 1 | ||||
s090500x12 | 动物营养与生态环境专题 | 16 | 1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选 | 1 | |||
s090500x13 | 动物生产专题 | 16 | 1 | 1 | ||||
s090500x14 | 饲料添加剂专题 | 16 | 1 | 1 | ||||
s090500x15 | 现代饲料配方设计 | 16 | 1 | 1 | ||||
s090500x16 | 动物营养研究技术方法 | 32 | 2 | 1 | ||||
s090005x17 | 经济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 24 | 1.5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方向选 | 1 | |||
s090500x18 | 经济动物产品加工与质量评价 | 24 | 1.5 | 1 | ||||
s090500x19 | 经济动物繁育研究进展 | 24 | 1.5 | 1 | ||||
s090500x20 | 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专题 | 24 | 1.5 | 1 | ||||
s090500x21 | 水生动物饲料研究进展 | 16 | 1 | 水生生物生产学方向选 | 1 | |||
s090500x22 | 水生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 16 | 1 | 1 | ||||
s090500x23 | 水生动物安全生产与环境控制 | 16 | 1 | 1 | ||||
s090500x24 | 水生动物营养与免疫 | 16 | 1 | 1 | ||||
s090500x25 |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16 | 1 | 1 | ||||
本硕贯通课 | s090500g01 | 数量遗传学 | 16 | 1 | \ | \ | 本科阶段修过的课程可直接获得相应的学分 | |
s090500g02 | 饲料添加剂专题 | 16 | 1 | |||||
s090500g03 | 细胞生物学 | 16 | 1 | |||||
必修环节 | h1019301 | 开题报告 | \ | 1 | 2-3 | \ | ||
h1019302 | 中期考核 | 1 | 3-4 | |||||
h1019303 | 学术活动 | 2 | 1-5 | |||||
h1019304 | 教学实践 | 1 | 6 | |||||
h1019305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1 |
3、教学方法
①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由系统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对硕士研究生倡导启发式、探索式、参与式教学方式。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考核方式
①课程考核课程考试可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应有一定量的笔试。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课程论文、学生做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0分为及格,其他课程60分及格。
②必修环节考核分为: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活动、实践教学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具体要求见必修环节。
七、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1学分)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学期完成开题。要求查阅文献资料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40%以上,外文文献不少于50%,并根据综述内容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选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并由本学科5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组织学科专家二次论证,具体方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方法》执行。(1学分)
2、中期考核(1学分)
中期考核入学后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各学科方向组织。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状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1学分)
3、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2学分(听学术报告记1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1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5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分会或省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0.5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3学分);在全校或学院作学术报告计0.3学分(听学术报告计0.1学分);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学术活动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2学分。书面记录材料由研究生秘书以试卷形式进行存档。
4、教学实践(1学分)
可采用协助导师担任助教、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形式,硕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学时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5、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习、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八、发表学术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要求按《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申请硕士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吉林农业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及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授予农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