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8年10月,是我省高校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前身为学校建立初期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1年学校成立德育教研室(后改称思想品德教研室),1989年成立社会科学部,1995年社会科学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4年社会科学系更名为政法系,与“两课”教学研究部合署办公。2006年学校院系调整,“两课”教学研究部独立并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断得到优化,全国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国防教育专家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2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共8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5人,省百名优秀思想政治教师2人。现有专任教师 50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博士26人,教授10人;入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此外,学院柔性引进长江学者2名。
学院现设教学机构7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军事理论”课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并设立了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拥有“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民融合与航空发展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昌航空大学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等学科平台。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为江西省最早获批的重点学科之一。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与全国航空航天类院校相比排名第三;与江西省高校相比排名第二。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取得突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教学方面,拥有省级优质课程4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防疫期间线上优质课2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各1项,获省级优秀教案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省级单科优秀奖5项(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一线课题微课作品)。科研方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3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9部;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
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坚持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具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学院科学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培养路径,加强过程管理。执行学位课程“导师团队授课制”,加强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针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疑
点问题,组建协同攻关团队,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形成了导师、研究方向导学团队、学科导师组“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指导和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院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探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的路径,举办“知行大讲堂”丰富第二课堂,开拓学生学术视野。 “知行大讲堂”先后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学院以“知行宣讲团”和青马读书会为载体,推动研究生“自主学习+专题深度研讨”的第二课堂培养方式实施,激发学生发展内驱力。“知行”宣讲团以“三同”“四耦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在充分挖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办学育人特色,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丰硕,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大思政”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西省首届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红色文化融入硕士生公共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特色教学改革与研究》《PBL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等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航空报国精神育人“三同”“四耦合”实践》等获省级教学成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