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公务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第四十七期读书会顺利举行

  12月24日上午8:30,公共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第四十七期读书交流会在公共事务学院128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有幸邀请到程倩老师、况志华老师、章荣君老师、李元馨老师到场指导,汇报人依次为陈苗、牟晓婉、张茜、刘雨晴、王寅辰五位2020级学术型硕士,部分2021级学术型研究生旁听学习。

  五位同学围绕“乡村治理”主题,就各自论文写作情况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指导老师也根据汇报内容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并提出了论文修改的相关建议。

  陈苗汇报了以“赋能式供给与制度嵌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模式研究——以文化广场为例”为标题的论文,主要从问题意识与研究对象、分析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献情况五个方面进行分享。老师们对陈苗的开题报告进行了现场点评。首先是文献综述没有聚焦于论文的关键词,应更多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治理角度来做综述;其次是三级大纲与文章标题存在出入,论文没有重点突出“赋能式供给”;最后老师指出文章题目关键词太多,应进行修改。

  牟晓婉汇报了“经营性治理: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一种新形式”主题论文,从论文的问题意识、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及思路、文献情况进行介绍,选取山东省Z村进行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了村庄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为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老师们认为改论文需要对题目进行修改,研究的问题意识应该更为聚焦,同时文献综述的写作部分应更具针对性和逻辑性。

  张茜汇报了“乡村精英参与茶叶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安庆市S村的调研分析”论文。基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S村茶叶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关注到乡村精英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总结优化路径,以求为乡村精英助力产业振兴提供新思路。老师指出了论文标题应更具学术性,同时三级标题不够凝练总结,应更加注重标题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同时在场老师对论文的行文逻辑提出了具体建议,并指出应在后续的写作中把落脚点落在具体的参与路径上。

  刘雨晴同学以“协商治理:村民化解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以江苏省高邮市Q村为例”为研究主题,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基层通过民主协商方式成功化解村民矛盾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发现问题,通过对数据进行文本分析,获得核心范畴,得到理论构建的基本元素。在场老师们首先针对论文题目的合理性给出了具体建议,其次对于大纲的设计安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极大地帮助了同学们改进论文的思路与方向,打开论文写作的精神之门。

  王寅辰同学以“S市千村美居建设的嵌入式协同路径研究”为题进行了读书会分享。聚焦于常熟市Z镇的“千村美居”建设项目,梳理和探讨千村美居建设过程中的制度、执行、参与、考评及效能。印证“嵌入式协同理论”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协同样态演进中如何打破单向嵌入的次元壁?在此基础上,通过全过程监督,借助嵌入式协同的路径,最终对千村美居建设的项目制优化完善路径进行展望。

  此次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受益良多,加深了同学们对研究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为论文后续的写作确定了基本思路,也清楚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和接下来的修改方向。同学们表示后续会根据老师们的指导进行修改和完善。

上一篇:南京理工大学能动学院开展“迎元旦”师生趣味运动会

下一篇:南京理工大学校党委巡察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支部反馈会召开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在线报名

错误提示
立即提交
提交成功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