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香港岭南大学潘功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二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100余人以线上方式,围绕全球湾区“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理论和实践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陈春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姚祖辉,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胡伟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何俊志主持,并以中英双语进行网络直播。
陈春声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区域合作来共同应对风险、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蓬勃生机。作为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中山大学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重大机遇,紧密融入湾区发展,为加强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中山大学高度重视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支持研究院搭建湾区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全球不同湾区的经验交流对话平台、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学术传播平台,不断深化湾区发展的学术创新和战略研究,进一步推动湾区研究的全球学术共同体建设。
姚祖辉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表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胡伟星通过连线致辞。他谈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纪疫情对发展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他认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钥匙,是大湾区发展的精髓所在,要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在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来自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分享交流全球湾区发展的学术前沿与实践经验。美国东湾经济发展联盟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委员、湾区地震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席、前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和大都会交通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Cynthia Kroll博士作“Regional cooperation,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Silicon Valley”主题报告,她通过对旧金山湾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的介绍,分析旧金山湾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建议。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伊藤亚圣作《东京大湾区的形成及开发经验》主题报告,他介绍了东京大湾区形成发展经验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方伟晶教授作“Profile of Highly Educated Migrants from Mainland in Hong Kong and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主题报告,他通过对港澳的内地高学历人群的调查,提出了增强香港内地高学历移民的社会归属感的建议。香港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何泺生教授作《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对大湾区制度创新的启示》主题报告,他介绍了规矩化制度的创新对大湾区制度创新的启示。Taylor & Francis Group中国区总裁洪颖源作《大湾区发展与学术传播》主题报告,他介绍了Taylor & Francis Group 对湾区研究及学术传播的助力,并分析了全球四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座教授赵心树作《从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城市的品牌效应看选择螺旋中的议程协调》主题报告,他以选择螺旋的传播行为和效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城市的不同传播行为及其效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教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时代使命》主题报告,他通过对大湾区经济整合的底层逻辑和时代使命分析,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时代方位与历史路径。
下午,香港分会场11位知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还设置了经济分论坛、社会分论坛、传播分论坛、政治分论坛和法律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就相关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拟将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打造成为持续性的品牌性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首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在广州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