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2“卓越医师-科学家班”迎新会召开

  以培养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卓越医师-科学家”,打造兼具“良医、学者和领导者”三位一体新内涵的未来医学领军人物为目标的清华大学“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在新学期迎来了首批67位新生。8月26日晚,2022“卓越医师-科学家班”迎新会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李文达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清华大学医学学科带头人、世界知名眼科专家黄天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祁海、清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洪波参加活动并发表讲话。迎新会由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王宏伟主持。

  王希勤在讲话中首先对同学们加入“卓越医师-科学家班”表示欢迎。他回顾了自己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从“以己为鉴、认知自我,慎独方能养德”“以朋为友、融入集体,志同方能不孤”“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众行方能致远”三个方面,鼓励同学们以内省慎独来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以共同志向来建设班级、收获成长,并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还感谢了为医学院创建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前辈与师生员工,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和经验积累,今年“卓越医师-科学家班”得以顺利开班。

  王希勤表示,学校投入资源发展医学,既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取向的需要,也有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考量。学校要从最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培养一批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卓越医师-科学家”,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要在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键药物、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等重要领域扛起重任,为破解医学“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要把人看作整体,综合运用文、理、工、医等多学科知识来应对新形势下医学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

  在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启之际,王希勤寄语各位新生,“我们所有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最高优先级,这是我们创建‘卓越医师-科学家班’的初心,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份初心,理解这份责任。”他指出,学校会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利用好生源、师资与多学科的综合性优势,也会着力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学校对做好医学教育充满自信,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卓越医师-科学家班”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与学校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清华特色的“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医学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与新成效。

  黄天荫以线上形式参加迎新会,并以“清华医学:培养未来医生”为主题,解读了“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和特点,启发同学们思考“迎接中国之健康未来,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在黄天荫看来,人群健康和预防医学,人工智能和健康信息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健康经济学、全球健康等知识,作为未来医生都应该学习,依托于清华大学的平台,这些内容在“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的课程中都会有所涉及。黄天荫还强调了“传统”医生与医学科学家的区别,与“传统”医生专注于对现有医学知识的掌握、专注于提供最好的诊疗方案、拥有结构化职业轨迹不同,医师科学家则专注于对未来医学知识的探索、专注于设计与评估创新医药模式、拥有更加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他相信,“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在早临床训练、科研训练以及国际视野三方面给予的支持,将会帮助同学们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师科学家。

  “医学是个瀚海,可谓十年磨一剑,既然选择学医的道路,就要奉献我们一生的热血和毕生的经历,这是值得的。”董家鸿院士以攻克体外肝脏手术课题的亲身经历,阐释了他所理解的医学当中道和术的关系,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他回忆说,技术的精进和突破使他和团队深刻认识到现代外科的理念需要革新。经过思考和探索,他和团队原创地提出了精准外科这一新的理念,进而构建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解决了许多传统外科范式无法解决的复杂疑难问题,挽救了许多肝胆外科患者的生命。“在长久的实践当中,在服务病人的进程当中,我们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人生的境界也会越来越高,这是医生的幸福和成就。”董家鸿鼓励同学们,未知的生命奥秘和不治之症还有很多,身处我国最高学府的医科领域,理应加倍努力,唯有创新才能引领医学发展,同学们的未来大有可为。

  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9年在国内首创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医学实验班)。21年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教育从零起步,紧盯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已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医学实验班全面升级为“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为临床医学生的发展拓展了更多途径和可能性。祁海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卓越医师-科学家班”的第一届学生,67位同学的求学生涯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同学们将在清华大学的平台上受益于医学与理工、工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祁海鼓励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洪波送给67位新生两句话:“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爱得深才能站得稳”。他引用中国神经外科第一人赵以成教授迈出国门接触最先进的医学知识,由此开拓中国神经外科新领域的故事,以及自己早年被派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跨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交流学习,同时在清华园中也可以“看得更远”,积极拓展视野,学习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知识,助力医学领域的学习获得新的力量。他同时教导同学们,不论对于医生还是科学家而言,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人生之路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2017级医学实验班(MD/PhD)学生郁翰扬与2014级医学实验班毕业生、现就职于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蒋雅乐各自分享了学习和生活的体会。郁翰扬表示,他在课堂上不仅收获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前沿知识的学习涉猎,更学会了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验证,以及用逻辑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蒋雅乐则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度过的两年科研生涯以及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为期三年的临床培训的经历,并表示她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偶然间看到清华‘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的宣传片,其中一句话吸引了我:每个时代都有需要战胜的困难,每个时代都需要挺身而出的勇士。”新生代表刘嘉蕊如此回忆起报考时的热血沸腾。她觉得,成为“卓越医师-科学家班”的新生非常幸运,有清华大学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前行,有炙热的青春将一切未知逐一揭晓,这些都将激励她和所有的新生同学们勇敢地迈入人生的新篇章。

  迎新会上还举办了大学生活开启仪式,王希勤与新生代表共同参与,开启了“卓越医师-科学家班”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校园生活。

  参加此次迎新会的领导还包括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院长张明奎、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玉泉医院)院长张玉琪、清华大学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海涛、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林欣、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王广志、清华大学医院院长武剑。清华大学医学院原教学副院长吴励,清华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程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陈旭岩等线上参会。

上一篇:清华大学开展2022级全体新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下一篇:清华大学开展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在线报名

错误提示
立即提交
提交成功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