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当经世致用、躬行实践,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民需求。为进一步激发全国优秀大学生对非洲区域国别学各领域知识的探索热情,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8月5日至8月8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顺利开展“2022非洲区域国别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和区域国别学专家系列专题讲座。
开营仪式:“立足非洲,扬帆远航”
8月5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在夏令营开营式上,以“青年学子如何进入区域国别学领域并获得个性化成长”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刘鸿武院长以“学问与人生”这一宏大主题开篇引言,教导青年学子要立志做利国利民利天下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学问,做走遍非洲走遍世界的当代徐霞客,并寄语青年学子们立足大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最终磨砺成才。
刘鸿武院长指出,当前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愈发紧密,区域国别领域的学术研究大有可为。做非洲区域国别研究要心怀祖国、立足非洲、走出自己的路以及树立利国利民利天下远大的志向。他还指出,之所以要把“区域国别研究”这一中国几千年来学问的根本和传统提升为“区域国别学”,就是希望把它变成一门具有学科主体性、学理构建性、知识系统性和理论专业性的学科体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广大中国学者必须在知识原创、学科原创、概念原创方面做出自己的创新。
最后,刘鸿武院长以自己的跨学科学习和人才培养经历为引,结合中国传统史学,针对青年学子进入区域国别学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归纳总结出了“才、学、识、德”四个维度,即有才能、有学养、有抱负、有公心。同时,他着重介绍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培养区域国别学新人的“四定四心原则”和“十年十个一”。以此为引提出了非洲区域国别学务实人才培养的四点基本标准,一是扎根非洲、热爱非洲,摸得到路、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二是有领域、有地域、有国别、有课题;三是反复前往非洲国家留学调研考察;四是有一线体验、一手资料、一流人脉;在此基础上成为一名会做事、靠得住、可信赖、能成事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开营式后,非洲研究院非洲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立、中非教育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欧玉芳、浙师大“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周倩分别介绍我院政治学、非洲学(教育)、非洲学(历史与文化)学位点建设情况。
为拓宽夏令营学员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知识面,本次夏令营设置导师直播间模块,邀请国内非洲区域国别研究专家开展主题讲座。
“回顾反思,创新视角”
8月5日下午,浙师大“双龙学者”特聘教授、非洲研究院研究员李鹏涛专题讲座以《殖民统治时期非洲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为题,从“殖民时期非洲史研究的原因”、“殖民时期非洲史研究的内容”、“殖民时期非洲史研究的方法”三方面展开讲述。在谈及研究殖民时期非洲史的意义时,李鹏涛老师认为有利于厘清当代非洲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探析欧洲殖民主义的性质与特征、拓展非洲史的研究领域,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非洲在全球史进程中的地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蒋华杰老师结合自身对冷战时期历史背景及中国对非援助领域的深刻研究,从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历史渊源入手,带领学员们了解中国援非医疗队(1963-1991)时期的出发点、现状及实施效果等,深刻剖析了此问题背后折射的冷战背景下中非关系与国际体系问题。此外,结合中国援非医疗队的研究经历,蒋华杰老师阐释了在目前的研究趋势下,寻找史料的新方法和新视角。
“与时俱进,国家构建”
8月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原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主讲《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孙晓萌老师指出,语言和文字体系本身的演变进程就构成了非洲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了自身体系完整、伊斯兰化和拉丁化这三大特点。在殖民主义时期,非洲殖民地的语言政策发生着一系列嬗变,并影响着本土语言的发展,促成非洲现代文学的生成演变。最后,她还对语言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徐薇结合在博茨瓦纳访学经历向学员们讲述了“博茨瓦纳建国记”。她开篇提出从古至今中国的学者十分注重讲究经世致用的原则,因此非洲区域国别研究要强调服务中非关系,做学术要做到知识性、前沿性、公共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随后,徐薇老师介绍了博茨瓦纳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徐薇老师指出在博茨瓦纳的发展历程中,执政者们选择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以及国民的种种诉求不断地进行政策调整,以此达到一个平衡点;博茨瓦纳的领导者们通过政治智慧与个人魅力也使全民形成了国家意识、国家观念,同时形成了法律体系以及在国家政府层面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
8月6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赵俊主讲《种族身份、种族大屠杀与卢旺达国家重建》专题讲座。赵俊老师指出,从10世纪或11世纪起,卢旺达的历史可以被分为多个不间断的时期,但不论是委任统治地时期还是托管地时期,比利时对卢旺达的统治都受到国际组织的监督与制约。而对于种族大屠杀问题,赵俊老师提及其根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意图派,二是功能派。意图派关注中央政府对军队的组织性,功能派则关注平民参与的问题。最后,赵俊老师从政治、经济和安全这三个方面概述了卢旺达的国家重建过程。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宛程主讲《图阿雷格人、游牧政治与马里国家建构》专题讲座,向学员们分析了非洲游牧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及萨赫勒地区的安全问题。宛程老师介绍了图阿雷格人的五大经济支柱以及图阿雷格人是如何在游牧经济消失的情况下,加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紧接着回顾了马里从法属苏丹到去殖民化的独立进程,详细介绍了马里建国之初的两种民族主义。最后,宛程老师指出随着历史的演变,图阿雷格人的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和谐发展,多彩艺术”
8月7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唐丽霞结合自身在非洲实地调研经历向学员们讲述了“中非农业合作的路径”。首先,唐丽霞老师介绍了非洲农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她表示,非洲不是铁板一块,国家间和国家内差异性很大。她以在津巴布韦为例,向大家展示了非洲现代化农业生产和传统小农生产并存的现象,分析了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的劣势。最后,唐丽霞老师通过视频更为直观地让学员们领略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情况,表示随着中非民间交往的增强,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少。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徐微洁主讲《日本对非医疗援助》专题讲座。徐微洁老师首先对日本政府战后的ODA官方开发援助情况做了概况梳理,而具体到日本对非医疗援助这方面,她表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日本政府以“绝不忽视任何人的健康”为口号,既通过直接双边援助,也通过多边援助平台参与对非医疗援助。最后,徐微洁教授就日本对非医疗援助中的双边与多边援助平台选择、对非医疗援助反哺本国医疗研究、日本对非医疗援助与中国对非医疗援助比较等问题展开了讲述。
8月7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舒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南非当代艺术概况。讲座伊始,李舒弟老师由南非美术协会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南非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紧接着,介绍了以威廉姆▪肯特里奇、威利▪贝斯特尔、玛琳▪杜玛斯为代表的一批南非杰出的当代艺术家,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一大批非洲艺术家的作品纷纷在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主要展览上亮相。最后,李舒弟表示非洲之所以有着令人瞩目的艺术之美,便是因为非洲不同文化的交互发展。
波布非洲自然旅行(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施盈盈介绍了非洲的世界之最与旅游资源简介。首先,施盈盈总经理为学员们讲解了许多地理意义上的非洲之最,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一大盆地等。而后,施盈盈总经理向学员们介绍了非洲的矿产资源概况和食品原料地。最后,施盈盈总经理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为同学们生动地普及了非洲的旅游资源概况。
“文化交融,走向世界”
8月8日下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邱昱主讲《离散非洲人与非洲人在中国:关键议题与启示》专题讲座。邱昱老师首先剖析了“非洲离散群体”概念以及“离散”的三大特征。最后,邱昱老师分析了非洲在中国的离散,表示不应将“非洲人在中国”切割为单一现象,而需要看到它在非洲长期离散过程中的有机体。它属于“非洲离散在亚洲”的一部分,且与其他的移民流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李昕主讲《从联系与互动的角度认识非洲文化与历史》专题讲座。李昕老师以马里走向世界的一支乐队(Tinariwen乐队)为切口,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并将文化现象中涉及到的相关地区史/区域国别史问题纳入到全球史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最后李昕老师指出,在进入21世纪之后,非洲的音乐演奏者开始被世界音乐界所认可,而美国和马里的“沙漠蓝调”乐手交流频繁,形成了音乐文化的联动。
据悉,本次非洲区域国别学夏令营系列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活动包括第二届非洲研究青年论坛(8月20日)与闭营仪式(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