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网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教育工作时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点燃了华厦人对这种精神更好贯彻落实并发扬光大的激情。办学28年来,厦门华厦学院董事会始终坚持创办者所确立的“只作奉献、不求回报”的办学宗旨,董事会从未分取任何红利,所有成员均不领受任何酬劳和补贴,经费收支盈余百分之百地再投入到办学中去。这对学校发展不仅是一种资金和物质上的有力支持,同时也为教书育人者在操守和品格上的追求发挥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2020年8月,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调研厦门华厦学院时指出:“学校始终坚持非营利性公益办学模式,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将党建与育人工作相融合,促进党建工作有成效、有特色、有亮点;积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并办出鲜明特色;坚定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办学定位准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大量优质的应用型人才,值得在全省推广学习。”
厦门华厦学院作为改革开放后厦门市首家民办高校,28年来坚持“立足地方、定位应用、紧贴产业”,为厦门发展培养了逾3万名应用型人才。
2020年,谢增鸿教授任校长。这位“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根基和国内重点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上任后提出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稳定发展格局下持续深化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探索和加强数字素养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厦门华厦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物流工程专业成功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强劲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双万计划”建设。据了解,在教育部“双万计划”两年(2019年、2020年)评审中,我省的37所公办、民办本科高校中有18所高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比为49%;16所民办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中有5所高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比为31%。
此外,厦门华厦学院还是我市第一所且唯一一所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本科高校。
立足区域战略布局学科专业、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人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多年来,华厦学院不忘建校初心,构筑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一是瞄准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重点打造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群;二是服务民生健康领域,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优势学科专业群;三是契合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等需要,建设物流工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金融学等协同发展的商务管理类专业群;四是紧密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数字媒体与艺术、网络与新媒体、艺术教育、音乐学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人文艺术类专业群。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在原有的优势专业基础上积极打造一流本科专业。例如,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成绩斐然:2017年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8年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批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代供应链研究中心”,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平台带动教科研项目落地,华厦学院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项、福建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专业带头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编的《供应链管理实务》获评“福建省本科特色优秀教材”;校企联合研发的《华厦企业采购决策支持系统》等获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延伸开发软件成为202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供应链大赛”及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的“全国首届采购模拟大赛”的竞赛软件。
该校以新工科为引领,管理、经济、人文、艺术等齐头并进的学科专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本科专业27个,建设成果显著:已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福建省本科高校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2个、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个、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福建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2项、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等。
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为此,华厦学院大力引进高端人才,通过发放人才安家费、推行企业年金计划、出台教科研突出贡献奖励等,组建高质量的教科研团队。学校现有多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项目主题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双百计划”人才、福建省“闽江学者”等,并建有一个完备的优秀兼职师资库,其中不乏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各学科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等。近年来,学校科研团队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由青年博士教师带领的科研团队于2019年、2020年连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是省内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民办高校。此外,该校教师获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等成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支撑企业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重要组成因素。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与企业共谋育才之道。据了解,华厦学院已与中兴、华为、中软国际、中国平安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约有10家企业参与建设,共同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学校能够连续数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的重要原因。
以通信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为例,华厦学院依托“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引入中兴公司等企业的工程师长期驻扎校内,他们不仅参与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还负责专业实践教学,其中一半课程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另一半课程在合作企业以顶岗实习方式完成。这就是“3+1”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学习前三年在学校完成,最后一年在企业完成。企业自始至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产教融合,最终实现校企无缝衔接、联手打造“货真价实”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而言,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快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深入了解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帮助自己就业后能立即适应并投入工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华厦学院还积极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高质量的教科研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已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3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首批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其中,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获评教育部示范性基地;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项目17个;与地方政府共建10多个应用科研平台(如福建省科技厅依托学校设立“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依托上述平台,学校累计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余项(含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等);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40多项;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报告200多份。
华厦学院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还注重依托优势专业资源,充分发挥引进的高端人才作用,积极服务企业和社会民生。例如,学校与市科技局共建“厦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现任校长谢增鸿教授曾出任首席科学家助力厦门银祥集团成为福建省首获“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师生团队为银祥集团提供瘦肉精检测技术服务,确保民众吃到“放心肉”;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与市科技局共建的“厦门市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厦门市空气质量网格实测项目,即检测环境空气污染物,为厦门各建成区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优化布点提供依据等。
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和数字素养教育、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技术人才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素养已成为21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为此,华厦学院一方面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
华厦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当时在蔡望怀创校名誉董事长的倡议下,学校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算力建设及教学信息化资源存储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育资源。通过与北京超星集团共建“华厦-超星数字教学媒体制作基地”,引入超星尔雅网络课程资源,为学校的MOOC(慕课)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平台和技术保障;打造教育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打通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互动的深度融合;完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和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为在线教育、数字化管理等提供高效的网络支持,满足全校在线教育的数据需求。
目前,该校已获评多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选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跨校互选在线开放课程。有了坚实的信息化保障,学校着力推广“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前进行在线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则在线上(慕课)传道授业、在线下(课堂)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深受师生喜爱,而且教学效果良好,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平稳运行。
数字素养教育是华厦学院正在探索和推进的重点工作,目的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信息的甄别评估能力和遵守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学校通过搭建数字素养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在线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字素养技能;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的数字素养培训,为实施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建立数字素养教学模式,在开设相关通识选修课基础上,将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各学科专业课程中,并通过项目导入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引入多方资源培养“三创”人才
近年来,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为鼓励和支持在校生创业,学校专门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区,为其免费提供水、电、网络和办公设施,以及开放所有教学、实验、图书与信息资源;建立创业导师机制,为每个创业团队安排一名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与北京观韬中茂(厦门)律师事务所、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迅千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法律、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商事服务;引进中兴、北京华晟、岛津、斯坦道等企业共建“校企创业培育基地”,引入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及厦门市聚合汇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五彩鹿(厦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合力打造“三创”人才培养基地。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连续4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国际级奖项4个(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46个,2020年度在国家级获奖数和获奖率等方面位居全省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之首。
在华厦学院,60%以上学生参与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项目;累计获10余个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有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00多个项目获省级立项、1个项目被评为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5个项目获集美区政府创业资助;去年,学校与三明市尤溪县联合镇连云村开展对口帮扶,学生创业团队“华厦优品”参与“联合镇梯田大米”扶农助创的公益直播,每场都有上万人次在线观看。
华厦学院入选国家级星创天地,获批省、市级众创空间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厦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累计扶持特色项目48个,其中41个项目成功孵化为企业。许多创业学生就是在校期间开始创建公司,并在校内孵化成功,例如,2016级校友方建敏在校内孵化成立厦门织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超过3000万元,现已发展为行业中上游新兴企业。
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立德,华厦学院高度重视加强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做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学生艺术作品获第九届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大赛工艺美术类金奖、海峡两岸文博会之高校文创设计大赛银奖等;参加国外艺术比赛,获第17届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星国际艺术节金奖、伦敦艺术家大奖赛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等。
如今,国家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作为民办高校,华厦学院责无旁贷,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夯实应用型本科内涵建设,朝着“建设高质量应用技术大学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目标砥砺奋进。